第(3/3)页 直接从冷兵器跨越到热武器时代不香吗? 备足礼物之后,朱云峰才与朱棣汇合,先把东西放进地窖,又才抬着皮皮下来,向大明出发。 地窖那块木板里面也上了锁,只能从里面打开,就能百分百保证安全。 随着空间流转,两人一狗带着大包小包来到了大明。 从大明的地宫出来,天色早就已经暗了下来,现在是晚上黄昏四刻,也就是八点多钟。 天空暗了下来,乾清宫周边都点亮了宫灯,周围没有一个人,空荡荡的。 “先去跟父亲说一声。” 朱棣说道。 “好。” 朱云峰就牵着皮皮跟朱棣一起进了乾清宫。 地宫周围没人,但乾清宫门口却有侍卫,包括内使监监令王东、仪鸾司都督佥事毛骧都在外面候着。 看到朱棣带着一个陌生人,还牵了条狗出现在乾清宫外,诸多侍卫宦官都非常吃惊。 毛骧急忙过来拱手道:“殿下,这是?” “这是我父亲亲封的吴王殿下,你进去禀报一声父亲就知道了。” 吴王殿下? 毛骧傻眼了。 上一个吴王不是现在的周王殿下吗? 怎么这么快又封了个吴王? 而且看朱云峰的样子,比朱棣年纪还大,也没听说陛下有别的儿子啊。 但燕王都站在旁边,他也不敢怠慢,只好进去禀报。 这个时候朱元璋正在和朱标聊天。 今天回来的有点晚,政务也一直没怎么处理,挤压了一天,现在批改已经来不及,只能听朱标报告。 “你做得很对,朱亮祖真是欺君太甚,若不是念及他有功劳。” 书房内,朱元璋听完了朱标的报告,很是满意。 今天基本政务处理得差不多,但有一件事比较重要,那就是早上朱亮祖上书弹劾番禺知县道同,说他对上司傲慢无礼。 换了是朱元璋看到这份奏折,大抵是会把道同赐死,因为他历史上就这么干的。 但今天却恰好是朱标监国。 朱标并没有听信朱亮祖的一面之词,而是打算先派人去调查一下。 结果下午道同的奏折也过来了,在里面把关于朱亮祖在广州的违法行为全部上报,让朱标非常生气。 不过他依旧没有处置朱亮祖,毕竟朱亮祖是开国功臣之一,甚至也能勉强算是淮西勋贵。 虽然朱亮祖并非最早跟随朱元璋的淮西同乡,但自从投降朱元璋之后就屡立战功,比不得淮西二十四将,可由于淮西籍贯,自然也是其中阵营。 因此朱标把事情暂时压了下来,等待朱元璋回来处置。 朱元璋得知前因后果,长叹一声道:“历史果然已经改变了呀。” 朱标诧异道:“怎么了父亲?” “今天在云峰那看了咱们的《明史》,我才得知,由于我听信了朱亮祖的谗言,杀了一位为民请命的好官。” 朱元璋摇摇头道:“奈何《明史》并未记载这事发生在何时,只说是洪武十二年冬,没想到居然就是今日,也是恰逢我今天去了云峰那,不然又得冤杀好人。” 朱标笑道:“这未尝不是在改变后来的错误,如此我大明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,想必离昌盛也不遥远了。” “不好说,我来时云峰那边古董之事怕是不好办,说是大明离后世600余年,这古董也差了这600余年的年份,以至于唐代的古董在后世算是我大明仿制的假古董,卖不出高价,大抵只能用黄金之物了。” 朱元璋微微苦笑。 他之前听朱云峰说过,黄金不太好出手,古董就不一样,有族谱和族人背书,价格又珍贵的话,很快就能换来大笔财富。 结果这条路走不通,黄金又比较麻烦。朱云峰在现代没有大笔钱财的话,恐怕他们的计划也要延后了。 只希望朱云峰能想出个好办法来才行。 “陛下。” 就在这个时候,毛骧走进来说道:“燕王殿下求见,他.......” “老四来了?” 朱元璋纳闷,不是让老四常驻现代吗?怎么回来了,就问道:“他怎么了?” “殿下还带了一个人,那人牵了条黄色的大狗,还说是陛下亲封的吴王。” 毛骧犹豫道。 “哦?” 朱元璋觉得可能是朱云峰想到办法了,便说道:“那是我亲封的吴王,让他们进来。” “是。” 毛骧非常惊讶,但又很快退了出去。 “没想到这小子居然敢主动来我大明了,看来今天与其相处起了作用,到底是个毛头小子。” 朱元璋笑了笑道。 朱标好奇道:“父亲用的什么手段?” “倒也无它,硬的不行就来软的,很多时候御人之道便是如此,软硬不吃者终究是少数。” 朱元璋沉吟道:“这小子来了大明,那我这亲封吴王倒也要给他兑现才行,这样,明天我下诏,让大宗正府那边把他录入进去,就说是我二哥流落在外的子嗣,今年才寻回,身份确认无误。” “是。” 朱标应下。 “父亲,大哥。” “老祖宗,太伯爷。” 就在这个时候,朱棣和朱云峰走了进来。 走在最前面的,则是狂甩尾巴,露出灿烂笑容,迫不及待想往朱元璋身上扑的大金毛狗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