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7章 :临危受命-《覆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二世皇帝一怔,喜道:“然也。朕在关外尚有大军。只要上将军回援,以他之能,定可打退唐贼,护住我关中不失。来人,速速传朕诏令,命上将军率兵回援,让他接令之后即刻出发,不得有误!”

    局势危险,但秦国并不是没有军队。

    相反秦军的数量并不算少,关东的章邯、杨熊两部加起来有近十万之众,若是能入关中,就可挽救危局。

    当然这时候调章邯入关,函谷关以东的土地基本上就算放弃了。

    可秦廷没什么选择的余地,大难临头,别人都直捣老巢来了,那肯定是顾头不顾腚,先把关中本土保下来再说。

    这道调兵令并无问题,也没人反对。

    唯一的疑问是章邯赶得及吗?

    “甘阳是个无能之辈,凭借大河尚且挡不住唐贼。今日被唐贼杀入关中,以他的能力,可能够撑到上将军回援?”

    皇帝在危急时刻,脑袋还是转的比较快,很快就点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。

    章邯正在颍川和楚军对峙,他就算接到命令后即刻回军,强行军状态下起码也得半个月才能赶到吧?这还不排除楚军追袭等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。

    至少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。

    要是关中的秦军撑不住这么久,在章邯回师前就被唐军拿下咸阳,那章邯的回援也就没了意义。

    这一下就连赵高沉默了。

    甘阳,此人出身秦国甘氏大族,年轻时曾入伍参军,有些资历。可他不是什么大将之才,能带兵,但能力一般。只因为属于赵高一党,才被任命为中尉。

    他的本事已经在大河防线的失守中表现出来,赵高不敢打包票此人能守得住。

    甘阳不行,朝中还有何人能挡得住唐贼呢?

    环顾大殿,满朝文武早被赵高清理筛选了一通,若论溜须拍马的功夫,二世之朝臣肯定冠绝秦国数百年的历史。

    要是说能力嘛,那就是历代垫底,满朝文武,连一个能统兵的大将都找不出来。

    就在众臣面面相觑之际,有人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臣举一人,若以其领兵拒贼,或可撑到上将军回援。”

    众人寻声望去,见是秦国宗室子婴。

    “不知叔父所言是何人?”

    二世皇帝忙开口询问。

    子婴拱手道:“禀陛下,臣举荐者为昔日武城侯,王离。”

    “王离?”

    这名字一出来,朝中群臣皆面露惊愕。

    这人还关在狱中呢。

    赵高眉头挑了挑。

    郎中令赵成已出言道:“王离者,乃吴贼的手下败将。昔日在河北惨败,丧师十万,今下狱中为一囚徒,此人如何能是吴贼的对手?”

    子婴道:“王离河北之败,皆因没有防备吴广以水势攻军,故而才遭败绩。但除此外,他率兵入河北,先后取上党、河内两郡,又率师攻入邯郸,在长城一线压着吴广打了数月之久,皆是占据上风,无一败仗。试问当今朝堂,还有何人能与王离相比者?或许以如今关中兵力,他不是吴广的对手,但撑住一段时间应该没有问题。”

    话到此处。

    子婴向着二世皇帝和赵高先后拜下,哀泣道:“陛下,丞相。今反贼入关,欲灭我秦国之祀,满朝皆有丧身之危,非王离不可挡之。还请陛下和丞相赦免王离之罪,命其领中尉军,以阻唐贼。”

    众人听得点头。

    子婴这话说得有道理。

    现在一提到王离,必定会提到他被吴广水淹十万的战绩,对其低看一眼。

    可细细想来,王离除了漳水一败外,并无其他被击败的事迹,光论带兵打仗能力,除了关外的章邯外,大秦朝中怕是无人能与王离相比。

    “叔父说得有理,王离或许打不过唐贼,但挡住应该问题不大。”

    二世皇帝颔首。

    旁侧的赵高却是皱眉道:“王离入狱,是否对朝廷有不满之心?万一让其领军,出来后与贼寇勾结又当如何?”

    子婴忙道:“丞相,王氏一门三侯,世代皆是我大秦忠良,绝无背反之心。之前下狱,乃是因战败而囚,理所应当,并无不妥之处,谅其不会有多少怨言。今日关中危急,陛下若赦其出狱,复王氏之爵位,彼辈定然感激涕零,奋力与吴广拼杀。”

    赵高略微思索了一下。

    他想到之前曲宫传回来的那些话。

    绝不能让吴广杀到咸阳来,要不然自己就完蛋了。

    赵高向着皇帝点了点头,表示自己的同意。

    二世皇帝不再犹豫,他一拍案几,发下了诏令。

    “关中危急,需良将镇守。今日朕便赦王离之罪,复其爵位,命他统领关中之卒,抵御唐贼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咸阳大狱。

    一处冰冷的囚室中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