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9章 :怨气丛生-《覆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项梁开口,敷衍了章邯一通。

    章邯见项梁满口推脱,只能告辞离去。

    待到章邯走后,项梁才和范增低语道:“章邯和杨熊等人与唐王素有仇怨,倒是好搪塞。可数万秦人该如何处置?之前我答应带他们打回关中,现在有了渑池之会,不好和唐国开战,接下来我还得赶回盱眙,主导分楚称王之事,不能在此地过多耽搁。如果秦人此时不满作乱,又当如何?”

    范增想了想,道:“吾等不放秦军回关中,此事就不好善了。现在先含糊应对,将他们强制押回楚地再说,为了避免作乱,当先解除秦军武备,使其不敢反抗。”

    解除秦军武备?

    项梁略一犹豫,点头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章邯回到军营,被司马夷、赵贲等人围上,询问此事的结果。

    面对一双双殷切目光,章邯只能苦笑着将项梁的那些话转述。

    “唐王恼怒吾等降楚,欲让项梁将吾等交给他?”

    司马夷皱眉道:“从唐王过往行事,以及他之前写给上将军的信来看,不应如此才对。他难道就不对吾等麾下数万兵卒心动吗?他现在占据关中,吾等若归,麾下数万兵马都将为他所用啊。”

    赵贲也点头道:“吾等降楚是因为数次战败,被楚军包围于荥阳。彼时唐王在千里之外的关中,与秦廷胜负未决,吾等就算想要降唐,也无可能,只会被楚军围杀于三川。这一点唐王应该看得清楚,怎得会为此生恨?”

    “这些话都是项氏一家所言,他之前不让吾等参与渑池之会,怕是早打定了不放这数万关中子弟回去的心思啊。”

    章邯苦笑开口,摇头叹了一声。

    他好歹是沙场宿将,能看出项梁行事和话中的问题,猜到一些项梁的想法。

    从章邯个人来讲,他在楚国有个侯爵身份,虽然是个降将不可能被重用,但性命富贵无忧,他对回关中的想法称不上多热烈。只是想到手下那数万关中子弟,他心中有些过意不去,并且对这七万秦卒的未来充满担忧。

    “项氏之前许诺吾等回关中,是想要借助数万关中子弟去和唐国厮杀。现在他与唐王会盟,两国不再开战,他又不愿放归吾等,违信之下,数万秦军岂能不生怨言啊?其怨气之大,就连吾等秦将也难以平息。这种局面下,项氏又将如何对待?”

    接下来的事情应证了章邯的担忧,面对七万秦军降卒的不满,项梁以战事结束不再征战为由,强行收缴秦军降卒的武备。

    章邯、杨熊、司马夷、赵贲等秦将先被项梁派人挟持,让他们出面命令秦军解除武备。

    四周被楚军精锐虎视眈眈,章邯等主将又被楚人胁迫,诸秦卒群龙无首下只能乖乖放下武器。

    一日间,七万秦军就成了真正手无寸铁的俘虏,这进一步加剧了秦军的仇恨和恐惧心理。

    “解除吾等武备,项氏是要做什么?”

    “我听说项梁要回楚地去称王了,他现在不放吾等,还收缴武器,莫非是要将吾等带到楚地去吗?”

    “楚地?不要啊。我想回关中!我才不想去楚地,项梁怎能对吾等失信!”

    “早知如此,上将军当初就该率领吾等和楚人拼到底,而不是向他们投降,今日也不用受这种气了。”

    秦军士卒私下议论纷纷,对楚军的怨恨不断滋生。

    接下来使得这股怨气加重的,是来自唐营的使者。

    唐使蒯彻大张旗鼓的来到新安楚营。

    他此行目的,是代唐王前来赎买这批关中秦卒。

    楚营大帐中,蒯彻扬声道:“关中父老甚为想念亲属,希冀一家团聚,能享天伦之乐。吾王素来仁善,闻关中父老之心意,今愿出钱五千万,换取子弟亲属归来,一片赤诚之心,还望项王允之。”

    蒯彻没有提渑池之会上项梁找的那些借口,而是直截了当的提出了花钱赎人的方案。

    大家都不用装了。

    我给钱,你放人,如何?

    五千万!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