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几位年轻的护士忍不住掩嘴轻笑,连张铭医生和王梓研究员的脸上也露出了莞尔之色。 林慕雪没料到李秘书会如此直接地打趣回来,脸颊上的热度刚刚褪去一些,此刻“腾”地一下又涌了上来,比刚才更甚。 她连忙微微垂下眼帘,避开李赤水那带着笑意的目光,强自镇定地轻声回应: “李秘书说笑了,陈书记这样的人物,哪里需要我们……我们操心这个。” 她将话题迅速拉回正轨,“我们还是先讨论一下防疫方案的细节吧。” 只是,在她重新抬起那双清亮眼眸的瞬间,一丝极难察觉的涟漪,已在她素来平静的心湖深处,悄然荡开。 那个名字,不再仅仅是报纸上的英雄符号,也不再只是一位需要汇报工作的上级领导,而是与“二十六岁”、“未成家”这些具体信息联系在了一起,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而……生动起来。 整个走访过程,医疗组从最初的职业性审视,到中途的惊讶,再到最后的严肃探讨。 他们发现,这个看似粗犷的工地,在卫生管理上竟有着超越时代、系统性的雏形。 许多他们准备提出的建议,这里竟然已经用“土办法”实践了。 走访结束,林慕雪合上本子,才对李赤水和赵金山说道: “李秘书,赵金山同志,我必须说,这里的许多基础卫生措施,令人印象深刻,避免了许多最恶劣情况的发生。” “但是,现有的措施更多依赖于行政命令和自觉,缺乏系统的流行病学监控、专业的消毒杀菌流程、以及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护。 潜在的风险依然存在,并且随着人员增多和工期延长会放大。 我初步形成了一些强化建议,需要向陈书记汇报,将现有的良好基础,提升到更科学、更制度化的层面。” 李赤水心中了然,陈书记的前瞻布局已经赢得了这些专家的尊重,而他们带来的,正是将“土办法”科学化、系统化的钥匙。 “我明白了,林医生。陈书记一定会高度重视你的专业意见。请随我来。” 工区指挥部内,此时陈朝阳与郑春秋、周慕白等人正围在铺满图纸的简易木桌前, 他们正在为第一批小型炼油装置的具体选址和管线布局争论不休,这是将地下原油变为可用产品的关键一步,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成败。 第(2/3)页